網絡安全法資訊安全規定是什麼,違反了怎麼處理?

社會的進步離不開經濟的發展,而互聯網正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一個朝陽行業。互聯網的確越來越便利,可是同時他也綁定了我們很多的資訊,例如身份證,銀行卡等,這都是可以威脅到個人生活的。網絡安全法資訊安全規定了任何網站不能以任何名義泄露個人資訊,那如果違反了要怎麼處理?

網絡安全法資訊安全規定是什麼,違反了怎麼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將於2017年6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網絡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明確加強了對個人資訊的保護,打擊網絡詐騙。

網絡安全法共有7章79條,其中針對個人資訊泄露問題規定:網絡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資訊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並取得同意;網絡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資訊;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資訊,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資訊。

此外,網絡安全法對網絡詐騙、在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的執行安全、建立網絡安全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制度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確規定。詳細>>>

1、提供公民個人資訊 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可入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資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於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司法解釋明確,向特定人提供公民個人資訊,以及透過資訊網絡或者其他途徑發佈公民個人資訊的,應當認定爲刑法規定的“提供公民個人資訊”。

對於刑法相關規定中“情節嚴重”的認定標準,此次司法解釋明確規定了十種情形,包括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資訊、通信內容、徵信資訊、財產資訊五十條以上的;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資訊、通信記錄、健康生理資訊、交易資訊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資訊五百條以上的;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前兩項規定以外的公民個人資訊五千條以上的;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等。詳細>>>

2、新媒體被納入互聯網新聞管理範疇

新的《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管理規定》,將於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新規明確了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的許可、執行、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並將各類新媒體納入管理範疇。

近年來,個別組織和個人在透過新媒體方式提供新聞資訊服務時,存在肆意篡改、嫁接、虛構新聞資訊等情況。針對這些新問題,新修訂的規定提出,透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論壇、博客、微博客、公衆賬號、即時通信工具、網絡直播等形式向社會公衆提供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應當取得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禁止未經許可或超越許可範圍開展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活動。規定同時明確,未經許可或超越許可範圍開展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活動的,由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資訊辦公室依據職責責令停止相關服務活動,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詳細>>>

3、《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管理實施細則》將施行

《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管理實施細則》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細則共十八條,對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的許可條件、申請材料、安全評估;許可受理、審覈、決定;監督管理要求等作出要求。

細則提出,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包括互聯網新聞資訊採編發佈服務、轉載服務、傳播平臺服務。獲准提供互聯網新聞資訊採編發佈服務的,可以同時提供互聯網新聞資訊轉載服務。獲准提供互聯網新聞資訊傳播平臺服務,擬同時提供採編發佈服務、轉載服務的,應當依法取得互聯網新聞資訊採編發佈、轉載服務許可。

現代社會個人資訊在網上泄露的現象十分嚴重,容易遭到不法分子的攻擊從而損失金錢。今日新頒佈的網絡安全法正很好的遏制了這一行爲。網絡安全法資訊安全新納入了許多的規定,更好的保護個人資訊,違反了則會受到嚴厲的懲處。網絡安全法資訊安全規定是什麼,違反了怎麼處理,大家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