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詐騙罪怎麼定主犯?

法律規定詐騙罪怎麼定主犯?

一、法律規定詐騙罪怎麼定主犯?

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詐騙團伙中其主要作用或者組織、領導的人。

法律規定詐騙罪應當是根據在犯罪過程當中所起的作用來定主犯。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十六條

【主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爲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爲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

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對於第三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二、詐騙罪的行爲表現方式是什麼?

1、行爲人實施了欺詐行爲。

欺詐行爲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爲。欺詐行爲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並作出行爲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爲。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爲。

2、欺詐行爲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

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爲人的欺詐行爲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爲的成立。在欺詐行爲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爲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

3、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後作出財產處分。

處分財產表現爲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爲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爲人實施欺詐行爲,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爲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爲,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

詐騙他人錢財按照《刑法》第266條當中的規定,將會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缺席,而這類型的犯罪行爲是有可能構成共同犯罪的,此時應當根據不同的犯罪人員在共同犯罪當中起到的作用來量刑,比如說在犯罪團伙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人,將會按照主犯對此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