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非法經營屬於什麼犯罪

犯了非法經營屬於什麼犯罪

一、犯了非法經營屬於什麼犯罪

非法經營屬於擾亂市場秩序的犯罪類型。

擾亂市場秩序罪,是指違反國家對市場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進行不正當競爭,從事非法經營貿易或者中介服務活動,以及強行進行交易,擾亂和破壞等價有償、公平競爭和平等交易的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非法經營罪】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爲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檔案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爲。

二、非法經營罪立案標準是什麼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對非法經營案,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訴: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法經營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第一、違反國家規定,採取租用國際專線、私設轉接設備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者涉港澳臺電信業務進行營利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經營去話業務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2、經營來話業務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3、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因非法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者涉港澳臺電信業務,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進行非法經營活動的。

第二、非法經營外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在外匯指定銀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買賣外匯,數額在二十萬美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2、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有關外貿代理業務的規定,採用非法手段,或者明知是僞造、變造的憑證、商業單據,爲他人向外匯指定銀行騙購外匯,數額在五百萬美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十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3、居間介紹騙購外匯,數額在一百萬美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第三、違反國家規定,出版、印刷、複製、發行非法出版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2、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3、個人非法經營報紙五千份或者期刊五千本或者圖書二千冊或者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五百張(盒)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報紙一萬五千份或者期刊一萬五千本或者圖書五千冊或者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一千五百張(盒)以上的。

第四、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或者保險業務,非法經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第五、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2、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一)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根據本條的規定,區分本罪與非罪,即與一般違法經營行爲的界限,可着重從以下三個方面考察:

1、行爲人是否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如果行爲人並未利用職務之便而經營同類營業的,就不能以犯罪論處,如行爲人雖然經營了與其所任職公司、企業同類的營業,並獲利巨大,但這一行爲與其所任職的職務無關,就不構成犯罪。

2、行爲人經營的是否爲同類營業。構成本罪必須是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企業同類的營業,如果行爲人經營的不是同類營業,不構成犯罪。

3、行爲人獲取的非法利益是否達到數額巨大。如果行爲人利用了職務之便,並且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企業同類的營業,但獲取非法利益未達到數額巨大,不能以犯罪論處。

(二)本罪與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的界限

本罪與公司、企業人員受賄在犯罪的主觀方面均爲直接故意,都有獲取非法利益,財物的目的,但兩罪在本質上有明顯的區別,表現在:

1、犯罪主體有所不同。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的主體是在公司、企業中工作的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公司、企業工作人員。這裏的公司、企業,包括不同種類或性質的公司、企業,這裏的公司、企業工作人員包括在公司、企業中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員。而本罪的主體只限於國有公司、企業的董事和經理,範圍較前者要狹窄得多。

2、犯罪的客觀方面不同。兩罪在客觀方面雖都有利用職務之便的特徵,但獲取非法利益所採取的客觀手段有所不同:本罪是行爲人利用職務便利,自己經營或者爲他人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企業同類的營業,主要是透過“競業經營”來獲取非法利益;而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則是行爲人利用職務之便,透過直接“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的方式,爲他人謀取利益而獲取非法利益。

非法經營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非法經營,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爲。對於本罪的數額計算主要是根據非法經營所得進行計算,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上文中主要對犯了非法經營屬於什麼犯罪作出了介紹。檢視了上文內容如果您的問題仍未得到解答,點擊下方“立即諮詢”按鈕,會有專業律師在線爲您解答。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