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侵佔7000元判多久?

職務侵佔7000元判多久?

一、職務侵佔7000元判多久

職務侵佔7000元未達到刑事立案標準,不構成犯罪,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只能作爲民事糾紛處理。

被侵佔人可以要求侵佔人承擔民事責任,到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返還占有的款項。

總結而言就是達不到職務侵佔罪立案標準的,被侵佔人可以透過仲裁或訴訟要求侵佔人退賠損失。

職務侵佔罪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爲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爲,數額較大的標準是三萬元。

二、職務侵佔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產所有權。此處所稱“公司”,是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設立的非國有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稱“企業”,是指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國有的經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批准設立的有一定數量的註冊資金及一定數量的從業人員的營利性的經濟組織,如商店、工廠、飯店、賓館及各種服務性行業、交通運輸行業等經濟組織;其他單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業以外的非國有的社會團體或經濟組織,包括集體或者民辦的事業單位,以及各類團體。

職務侵佔罪侵犯的對象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物,包括動產和不動產所謂“動產”,不僅指已在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佔有、管理之下的錢財(包括人民幣、外幣、有價證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單位有權佔有而未佔有的財物,如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擁有的債權。就財物的形態而言,犯罪對象包括有形物和無形物,如廠房、電力、煤氣、天然氣、工業產權,等等。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爲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佔本單位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爲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必須是利用自己的職務上的便利,所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職權及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作。職權,是指指本人職務、崗位範圍內的權力,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是指雖然不是直接利用職務或崗位上的權限,但卻利用了本人的職權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條件,或透過其他人員利用職務或地位上的便利條件。

2、必須有侵佔的行爲。本單位財物,是指單位依法佔有的全部財產,包括本單位以自己名義擁有或雖不以自己名義擁有但爲本單位佔有的一切物權、無形財物權和債權。其具體形態可是建築物、設備、庫存商品、現金、專利、商標等。所謂非法佔爲己有,是指採用侵吞、竊取、騙取等各種手段將本單位財物化爲私有,既包括將合法已持有的單位財物視爲己物而加以處分、使用、收藏即變持有爲所有的行爲,如將自己所佔有的單位房屋、設備等財產等謊稱爲自有,標價出售;將所住的單位房屋,過戶登記爲己有;或者隱匿保管之物,謊稱已被盜竊、遺失、損壞等等,又包括先不佔有單位財物但利用職務之便而騙取、竊取、侵吞、私分從而轉化爲私有的行爲。不論是先持有而轉爲己有還是先不持有而採取侵吞、竊取、騙取方法轉爲己有,只要本質上出於非法佔有的目的,並利用了職務之便作出了這種非法佔有的意思表示,達到了數額較大的標準,即可構成本罪。值得注意的是,行爲人對本單位財物的非法侵佔一旦開始,便處於繼續狀態,但這只是非法所有狀態結果的繼續,並非本罪的侵佔行爲的繼續。侵佔行爲的完成,則應視爲既遂。至於未遂,則應視侵佔行爲是否完成而定,如果沒有完成,則應以未遂論處,如財會人員故意將某筆收款不入帳,但未來得及結帳就被發現,則應以本罪未遂論處。

3、必須達到數額較大的程度

如果僅有非法侵佔公司、企業及其他單位財物的行爲,但沒有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則也不能構成本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爲特殊主體,包括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具體是指三種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這些董事、監事必須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他們是公司的實際領導者,具有一定的職權,當然可以成爲本罪的主體。二是上述公司的人員,是指除公司董事、監事之外的經理、部門負責人和其他一般職員和工人。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佔有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財物的目的。即行爲人妄圖在經濟上取得對本單位財物的佔有、收益、處分的權利。至於是否已經取得或行使了這些權利,並不影響犯罪的構成。

三、盜竊罪與職務侵佔罪的區別是怎樣的

1、主體要件不同:

職務侵佔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必須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而盜竊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只要年滿16週歲無論從事何種工作均可構成。

2、犯罪對象不同:

職務侵佔罪對象只能是本單位的財物;而盜竊罪的對象是他人財物,包括公私財物,而且多爲犯罪行爲前不被自己所控制的他人財物。

3、犯罪手段不同:

職務侵佔罪是利用職務的便利侵佔實際掌管的本單位財物;而盜竊罪則是採用祕密竊取的手段獲取他人財物的行爲。

只有確定了案件情況才能分析出職務侵佔7000元判多久,一般職務侵佔必須要達到三萬元纔可以立案,而未達到此數額的就可以按民事案件來處理,用人單位可以要求侵權方進行返還,如果返還不了的,就可以透過法律程序來解決。看完本篇文章內容,如果沒有完整解答您的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立即諮詢”按鈕諮詢問題,會有專業律師爲您解答。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