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窺探別人手機違法麼?

一、私自窺探別人手機違法麼?

私自窺探別人手機違法麼?

私自窺探別人手機是違法的。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九百九十條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

二、隱私權包含的範圍有哪些?

主體

隱私權的主體應爲自然人,自然人擁有理性和情感,需要法律保護其情感安定、維護其人格尊嚴。隱私權是一種人格權,是存在於權利人自身人格上的權利,亦即以權利人自身的人格利益爲標準的權利。

隱私權的主體不包括法人,法人也會有不欲人知的祕密,一般表現爲國防機密、商業祕密等,但是法人的祕密一般屬於公共領域的事務,而非個人的人格尊嚴內容。

隱私權的主體不包括死者。隱私權是一種個人利益,自然人死亡後,個人利益會隨着本身的物質載體死亡而消亡,但是對死者生前利益的侵害,可能會對死者的親屬及利害關係人造成傷害,甚至對公序良俗也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確認隱私權的主體不包括死者和保護死者生前隱私並不衝突。

客體

隱私權的客體是個人隱私,個人隱私是指個體不願公開的個人資訊,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個人隱私都能得到法律的保護。簡單來說,只有那些被法律所保護的個人隱私纔是法律意義上的隱私,才能真正構成隱私權的客體。

在表現形式上看,隱私主要包括三大類,即私人資訊、私人活動及私人領域。其中私人資訊屬無形的隱私,主要包含個人情況,結合我國實際,應當有病歷、身體缺陷、健康狀況、女性三圍、財產狀況、宗教信仰、被強姦記錄等;而私人活動則屬於動態的隱私,如社會交往、夫妻性生活、婚外戀等;再者是私人領域,也稱作私人空間,指個人隱祕部位,以及個人日記、居室等。

進入數據時代,人工智能、雲計算、社交網站等新技術應用逐漸普及,數據呈現爆炸式增長。在網絡平臺上,個人的任何行爲都會留下數據痕跡,這些數據帶來隱私暴露問題,使資訊時代隱私權保護面臨新的挑戰。未被妥善處理的數據會對用戶的隱私造成極大的侵害。根據需要保護的內容不同,隱私保護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爲位置隱私保護、標識符匿名保護、連接關係匿名保護等。包括:數據採集時的隱私保護,如數據精度處理;數據共享、發佈時的隱私保護,如數據的匿名處理、人工加擾等;數據生命週期的隱私保護;數據分析時的隱私保護;隱私數據可信銷燬等

自然人都是有隱私的,隱私權屬於公民的法定權利,單位不享有隱私權,未經他人許可,不得窺探他人的隱私,否則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別人的手機,屬於個人隱私,私自窺探的話,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是違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