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資金罪緩刑適用限制是什麼?

一、挪用資金罪緩刑適用限制是什麼?

挪用資金罪緩刑適用限制是什麼?

緩刑適用於3年以下有期徒刑(數罪併罰時決定執行的有期徒刑刑期到中期的情況下,若其中一罪有判處緩刑的量刑,應附加吸收原則,使緩刑不再執行),中期和長期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累犯、犯罪集團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另:死刑緩期兩年執行通常稱爲“死緩”,是收監,注意區分。挪用資金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挪用本單位資金的行爲,有一般的挪用本資金的違法行爲和挪用本單位資金的犯罪行爲之分。區分二者之間的界限,我們認爲,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

其一,挪用本資金的數額。這是衡量挪用本單位資金的行爲的社會危害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挪用單位資金罪中“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雖未超過3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這兩種情形來說,“數額較大”是構成犯罪的必備要件。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達到“數額較大”,就成爲區分一般的挪用本單位資金的違法行爲和挪用單位資金罪的重要標準之一。對於挪用單位資金罪中“進行非法活動的”這種情況,雖然本法並未規定數額上的要求,但是,從有關的司法解釋的精神看,挪用數額很小,社會危害性不大的,並不爲犯罪,而只是作爲一般的違法行爲處理。

其二,挪用本單位資金的時間。這是衡量挪用本單位資金的行爲的社會危害性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對於本罪中“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這種情況而言,“超過3個月未還”就是構成挪用資金罪的必備要件。在這種情況下,挪用本單位資金是否超過3個月未還就成爲區分一般的挪用本單位資金的違法行爲和挪用資金罪的界限的重要標準之一。對於挪用資金罪中“雖未超過3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進行非法活動的”這兩種情況,雖然本法中並無時間長短的要求,但是,如果挪用的時間很短,造成的社會危害性不大,可以作爲本法第13條規定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情況,不認爲是犯罪,作爲一般的挪用本單位資金的違法行爲處理。

以上就是挪用資金罪的犯罪事實認定情況,在司法實踐中,對於挪用資金罪的處理,應當基於實際情況而定,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聘請律師來進行界定,如果適用於緩刑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緩刑適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