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拆遷補償的物權法相關規定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物權法》同時廢止。拆遷補償糾紛一直是司法實踐中一種常見的糾紛,關於拆遷補償的法律規定有很多,那麼,如何從物權法的角度對拆遷補償作出相應的規定呢?本文整理了相關內容,爲您提供關於拆遷補償的民法典相關規定。

關於拆遷補償的物權法相關規定

關於拆遷補償的民法典相關規定

《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七條  爲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第二百二十九條  因人民法院、仲裁機構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徵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二百三十一條  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爲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爲成就時發生效力。

第二百四十三條  爲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

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徵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徵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徵收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徵收補償,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徵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徵收補償費等費用。

第二百四十四條  國家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爲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不得違反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

第三百二十七條  因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徵收、徵用致使用益物權消滅或者影響用益物權行使的,用益物權人有權依據本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百四十五條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第三百三十八條  承包地被徵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據本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