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損害責任的替代責任指的是什麼?

熱點推薦:  侵權行為">侵權行為    網絡侵權">網絡侵權    侵權責任法">侵權責任法    侵犯肖像權">侵犯肖像權     隱私權    侵犯名譽權">侵犯名譽權    民事責任">民事責任    過錯責任">過錯責任

醫療損害責任的替代責任指的是什麼?

在醫療損害事件中,由於第三方的過錯導致行為人承擔的責任是醫療損害責任的替代責任,那麼醫療損害責任的替代責任指的是什麼?醫療損害責任的基本特徵是什麼?本站小編就此整理了有關法律知識,下面我們一起做個簡單瞭解。

一、醫療損害責任的替代責任表現是什麼?

在侵權法上,行為人承擔的過錯侵權責任可以分為替代責任和個人責任,其中替代責任是指行為人就第三人實施的侵權行為對受害人承擔的侵權責任,而個人責任則是指行為人就自己實施的侵權行為對受害人承擔的侵權責任。無論是行為人承擔的替代責任還是行為人承擔的個人責任都是過錯侵權責任,以行為人在控制第三人的行為方面存在過錯作為條件,或者以第三人在行為時存在過錯作為條件,雖然侵權法認為行為人承擔的替代責任要比他們承擔的個人責任更嚴格一些,但是行為人承擔的替代責任仍然是過錯侵權責任而非所謂的嚴格責任。

二、醫療損害責任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1、醫療損害責任的責任主體是醫療機構,且必須是合法的醫療機構。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醫療機構應為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醫院、衞生院、療養院、門診部、診所、衞生所(室)和急救站等機構。如執業助理醫師個人從事診療活動的為非法行醫,就不能適用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處理,而只能適用《侵權責任法》的一般規定。

2、醫療損害責任的行為主體是醫務人員,醫務人員包括了醫師和其他醫務人員。按《職業醫師法》的規定,醫師包括了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是指依法取得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註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尚未取得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註冊在村醫療衞生機構從事預防、保健和一般醫療服務的鄉村醫生也視為醫務人員。執業助理醫師如果獨立從事臨牀診斷活動,發生了人身事故,構成醫療損害責任,以及未取得醫師資格的醫學畢業生,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從事相應的醫療活動,是可以構成法律規定的醫務人員,成為醫療損害責任的行為主體。而關於護士是否可以成為醫療損害責任的主體,只有經註冊登記的護理人員在護理活動中造成病人人身損害,才構成醫療損害責任。

3、醫療損害責任發生在醫療活動中。按常人的理解,醫療活動是指有醫療的活動。其實不然,病人在醫院進行的身體檢查、醫療器械的植入、對病人的診斷、護理、康復和觀察都屬於醫療活動。但對於沒有通過手術、藥物、醫療器械和其他具有創傷性醫學技術的美容活動不認為是醫療活動。

4、醫療損害責任是因患者人身權益受損害而發生的責任。醫療損害責任是指因病人身體、健康、生命權被醫療機構損害而產生的責任,損害原因是過失。其中造成病人健康權損害是指造成病人的人身損害;造成病人生命權損害是指造成病人死亡;造成病人身體權損害是指病人的身體組成部分的實質完整性以及形式完整性的損害,即造成了病人人體組成部分的殘缺,或是未經病人同意非法損害了病人身體。

5、醫療損害責任的責任形態是替代責任和不真正連帶責任。替代責任又稱為間接責任、轉承責任、延伸責任,是指責任人為他人的行為和自己管理的物件所致損害承擔賠償責任的侵權責任形態。替代責任的最基本特徵是責任人和行為人分離,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責任人承擔侵權責任。醫療損害責任就是典型的替代責任,實施醫療損害行為的是醫務人員,但承擔賠償責任的是醫療機構。而且只有醫療機構在自己承擔了賠償責任後,對於有過失的醫務人員才能對其行使追償權。醫療產品損害責任的責任形態是不真正連帶責任。在《侵權責任法》第59條規定“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後,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這就是不真正連帶責任,承擔產品責任的最終歸屬者是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而不是醫療機構。

綜上所述,醫療損害責任的替代責任屬於過錯責任,行為人並沒有對受害人造成直接傷害,而是由於醫院疏於管理,導致第三人發生侵權行為,這時行為人也要承擔相關的替代責任。所以醫療損害替代責任的責任主體是醫療機構本身,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諮詢本站錦州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