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責任優先民法總則的規定是怎樣的

隨著《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頒佈,《民法總則》將被廢止。

民事責任優先民法總則的規定是怎樣的

一、民事責任優先《民法典》的規定是怎樣的?

《民法典》第187條規定了一個親民之舉的民事責任優先規則,內容是:“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

二、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併適用。

三、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損害是指因一定的行為或事件使民事主體的權利遭受某種不利的影響。權利主體只有 在受損害的情況下才能夠請求法律上的救濟;

2、行為的違法性。指對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規定的違反。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之外,行為人只應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係。作為構成民事責任要件的因果關係指行為人的行為及其物件與損害事實之間所存在的前因後果的必然聯絡;

4、行為人的過錯。行為人的過錯是行為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具備的心理狀態,是構成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

因此,在許多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除了要繳納罰金、接受刑罰外,還應承擔對受害者的民事賠償。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較多,除了賠償之外,還包括了停止侵害、繼續履行等等,行為人實施了侵害他人權利的行為,違反了法律,就需要承擔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