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民事行爲無效民事判決

確認民事行爲無效民事判決

不管是民事審判還是刑事審判,在審覈活動的最後都會宣讀判決書,案件最後流程就是依據判決執行。對於一審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如果當事人不服,那麼可以在規定時間內提起上訴。但有能力而拒不依據法院判決、裁定執行,可能會強制執行,甚至還可能觸犯刑法。根據《刑法》第313條規定: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精選律師 · 講解實例

無效民事行爲

無效民事行爲指已經成立的民事行爲,嚴重欠缺民事行爲的生效要件,因而自始、絕對、確定、當然、永久地不按照行爲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係的意思表示發生預期效力的民事行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五十五條規定: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爲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其含義是:
⑴自始無效。無效民事行爲之無效,自行爲開始起發生,該行爲之意思,從開始起就不被法律所認可;
⑵當然無效。即無效民事行爲,無需任何人主張,也不待法院或仲裁機構宣告,即無效。該行爲無效不以主張、確認和宣告爲要件;
⑶意思無效。無效民事行爲之無效,是指當事人意思不發生效力,而不是說沒有任何法律效力
如果該無效行爲滿足侵權行爲、不當得利或其他損害賠償的法律要件時,仍得發生侵權、不當得利等法律規範所規定的效力。易言之,無效民事行爲之無效,是意思表示無效,而不是該行爲完全沒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