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怎麼模仿不算侵權?

一、專利怎麼模仿不算侵權?

專利怎麼模仿不算侵權?

專利產品仿製自用因爲不具有營利性,所以不算侵權。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對故意侵犯專利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

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爲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三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爲制止侵權行爲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人民法院爲確定賠償數額,在權利人已經盡力舉證,而與侵權行爲相關的賬簿、資料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行爲相關的賬簿、資料;侵權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虛假的賬簿、資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參考權利人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判定賠償數額。

二、發生專利糾紛如何解決

發生專利糾紛的,首先需要協商解決,如果無法解決問題的,可以透過訴訟模式解決。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係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爲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爲,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爲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通常情況下,行爲人對專利產品進行仿製然後自用的,由於沒有進入流通和盈利,所以是不構成侵權的,如果行爲因此獲利,則需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來賠償專利權人的損失,此時是要及時的保護自己的權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