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詐行爲怎麼判刑

合同欺詐行爲怎麼判刑
合同欺詐怎麼認定,合同欺詐行爲有哪些?
一、合同欺詐怎麼認定1、欺詐人的欺詐故意。欺詐故意是指行爲人具有故意欺詐他人的意思,即行爲人明知自己的行爲會使被欺詐人陷入錯誤認識,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一種心理狀態。2、欺詐人的欺詐行爲。欺詐行爲,指欺詐人語言、文字或活動有隱瞞事實而告知虛假情況的行爲。即使被欺詐人陷於錯誤、加深錯誤或保持錯誤而虛構事實、變更事實或隱瞞事實的行爲。3、被欺詐人因欺詐而產生錯誤認識被欺詐人的錯誤非因自己疏忽大意之故,而是因欺詐人的欺詐所致。所謂錯誤,是指對合同內容及其他重要情況的認識缺陷。被欺詐人因錯誤而爲意思表示4、欺詐違反法律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誠信原則是民事法律的最基本原則,其要求當事人應當以善意的、誠實的、自覺的方式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這一原則的規定是爲了平衡當事人與當事人、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關係。而欺詐行爲恰巧破壞了上述兩個利益關係的平衡,其沒有尊重他人利益,未以對待自己事務注意對待他人事務,而保障法律關係的當事人都得到自己的利益,或損害第三人及社會的利益。二、合同欺詐行爲有哪些1、僞造合同欺詐人以非法佔有爲目的,用僞造合同主體、僞造合同內容等手法,憑空捏造或者虛構合同,騙取他人的財物。可以是僞造合同,直接套取他人財物;也可以是先僞造一份合同,並用此合同引誘他人與之簽訂合同,騙取財物。2、貨物引誘欺詐方利用一些單位或個人急需某種緊缺或暢銷商品的心理,謊稱能提供諸如鋼材、汽車、鋁錠、彩電之類的緊俏商品,簽訂虛假的購銷合同,騙取對方的定金或預付款。這種打法使欺詐方僞裝成供貨方當事人實施的。3、盜用、假冒名義盜用、假冒名義可以是假冒知名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業務負責人,利用僞造的證明文體與對方簽訂合同;盜用他人蓋好合同專用章的合同紙、介紹信、合同佔用章,冒充該公司與他人訂立合同;用他人已經作廢或者遺失的合同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冒充該公司的業務人員與他人訂立合同;擅自刻制他人印章,冒充他人,打着別人的招牌與人簽訂合同。4、虛構主體欺詐方僞造營業執照,虛構企業名稱、資金、經營範圍等,採用根本不存在的或者未經依法登記註冊的單位與他人訂立合同,騙取他人財物。5、謊稱專利技術引誘欺詐方虛構能帶來高額利潤的專利、高新技術,打着包技術、包設備、包培訓、包回收、包利潤的幌子,引誘對方簽訂合同,連續騙取對方的轉讓費、培訓費、設備費。6、虛假廣告、資訊引誘欺詐方先發布虛假廣告和資訊,引誘他人與之簽訂合同,騙取對方的中介費、立項費等財物。7、虛構擔保欺詐人僞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引誘他人與之簽訂合同、履行合同,進而騙取對方的財物。8、抵債詐騙欺詐人先與對方簽訂合同,想方設法讓對方先履行,待對方交付貨物後,聲稱自己無力支付貨款,願以產品抵貨款。對方被逼無奈,只好接受欺詐人的條件。此時欺詐人便以劣質產品抵貨款,使對方蒙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