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詐騙常見誤區是什麼?

網絡詐騙近年來被人們熟知,不管是電視、報紙、廣播等等,在社會上揭露網絡詐騙的過程,以提醒大衆掉入陷阱,同時也教給民衆很多防範網絡詐騙的方法。但是,仍有很多人對詐騙有錯誤的看法,接下來讓小編爲您講一下四個網絡詐騙常見誤區。

網絡詐騙常見誤區是什麼?

一、被騙的都是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這個羣體的成員對新鮮事物瞭解不足,特別是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瞭解欠缺,使得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被騙較多。與此同時,該羣體因爲前半生的職場打拼,往往積累了一定的家庭財富。如此之下,他們的確是一些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青睞的對象。

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老年人並不是唯一的被騙高危羣體。我們還進一步發現,除了中老年人以外,高校學生以及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也是易被侵害羣體。因爲這些人的社會閱歷少,對社會風險的認知預估不足,並且又急於追求成功和積累財富,盲目地嘗試新鮮事物,所以非常容易掉進騙子設定的陷阱。

二、都是因爲貪財、智商低,纔會上當

關於電信網絡詐騙,普遍存在一大誤區。人們普遍認爲:只有貪財之人,纔會上當;上當受騙的,都是貪心的傻子。可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電信網絡詐騙在早期,的確是利用人們心中的貪念來實施詐騙犯罪的,但隨着這種犯罪手段的普及,詐騙種類和花樣也就不斷翻新。

現在,警方從偵查角度將電信網絡詐騙歸爲四十多個大類、一百多個小類。這種種的詐騙手段,對人們心理的利用也各不相同。大概可分爲貪、怕、慌、缺、善幾類,稍微不注意就會中招。

所以,對於電信網絡詐騙,我們要重視起來。無論你認爲自己社會閱歷有多豐富,認爲自己智商高還是學歷高,如果不能及時瞭解一些防範資訊,很容易就會成爲下一個受害者。

三、反電信網絡詐騙,都是警察的事

很多人認爲,案件的發生和破獲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被騙的是別人不是我;破案抓人是警察的事,跟我沒有關係。其實,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誤區。

電信網絡詐騙造成的損失,絕對不像我們所看到的那麼簡單。被電信詐騙的事主以及家人遭受了財產損失和精神打擊,他們是第一受害者;那些接到電話但沒有被騙的民衆受到了騷擾甚至恐嚇,這些人是第二受害者;第三受害者,則是我們置身其中的社會。

因着電信網絡詐騙的遠程非接觸性、隱蔽性特點,僅僅依靠警察一家,是難以完成對案件的偵查、破案以及防範工作的。常規的偵查需要金融部門、通訊運營商以及各個職能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共同配合與支援,警察纔能有效開展工作,才能成功將這些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需要多警種、多部門、多方面的參與配合;而在防範此類犯罪的方面,更需要整個社會全員參與。

四、騙子實名使用銀行賬號和電話號碼,爲何不予逮捕

很多事主被騙後報警,都能向警察提供對方的帳戶資訊以及電話號碼。大家會想,警察可以查到這些帳戶和電話的開戶資料,爲何不去抓人?實際上,這些帳戶和電話的開戶人和犯罪嫌疑人沒有一點關係。

那麼,帳戶又是怎麼來的呢?基本上有兩個途徑:一個途徑是,一些社會底層人員或沒有經濟來源的高校學生爲了蠅頭小利,主動用自己的身份證辦理銀行卡,然後以每張卡幾十至幾百元的價格賣給一些收售銀行卡的“卡頭”;另一個途徑就是,這些“卡頭”組織社會人員利用他人或者僞造的身份證件去辦理銀行卡。之後,這些銀行卡會批量販賣給詐騙團伙。電話號碼除了有着和銀行卡同樣的來源外,一些設備、軟件都可以對來電予以僞裝或者隱蔽。所以,光憑電話號碼無法找到真正的犯罪嫌疑人。

網絡詐騙的受害羣衆範圍很大,並不侷限於老年人或是一些貪財之人,一些高智商高學歷的人也會掉入陷阱中,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時時保持警惕。再者,依法打擊網絡詐騙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需要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