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詐要怎樣賠償

合同欺詐要怎樣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廢止)第五十二條規定了合同無效的情形,合同無效,合同欺詐行爲是合同當事人一方爲了獲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虛假情況,或歪曲、掩蓋真實情況,使相對人陷入錯誤認識,並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訂立、履行合同的行爲。
合同欺詐行爲有三方面的法律責任:侵權民事責任、違法行政責任、犯罪刑事責任。合同欺詐行爲的侵權責任,主要方式有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害。
第一,對於返還財產,可以由受害人主張,以有利於受害人爲原則,決定是否返還,實現減少受害人“財產的損失和浪費”的目標。
第二,對由於欺詐行爲使受害人對預期不利的規避決策失誤致使規避沒有實現,或因欺詐而決策失誤致使預期利益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三,對受害人的精神損害應適當損償。按照民事協商原則和調解原則,這種責任制度將使受害人的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同時體現了法律的威嚴。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該合同。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爲,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爲,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爲,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爲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