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假貨屬於詐騙罪的立案標準嗎?

出售假貨屬於詐騙罪的立案標準嗎?

一、出售假貨屬於詐騙罪的立案標準嗎?

出售假貨並不屬於詐騙罪的立案標準。出售假貨構成的是生產、銷售僞劣產品罪銷售僞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構成犯罪。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是指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行爲。

二、構成詐騙罪的標準有哪些方面?

1、欺騙行爲

欺騙行爲的內容是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並作出行爲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現實生活中,詐騙罪的欺騙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有語言欺騙也有文字欺騙等。

2、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

欺騙行爲必須使對方產生或者繼續維持錯誤認識,即使受騙者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騙行爲的成立。需要注意的是,認識錯誤必須是處分財產的認識錯誤。

3、使對方基於錯誤認識處分財產

處分財產的具體表現通常有直接交付財產、承諾行爲人取得財產、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承諾免除行爲人的債務等。行爲人實施欺騙行爲,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爲人拾取該財物的,也宜認定爲詐騙罪。

4、行爲人或者第三者獲得財產

欺騙行爲使對方處分財產後,行爲人或第三者獲得財產。獲得財產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積極財產的增加,如將被害人的財物轉移爲行爲人或第三者佔有,或者獲得債權等財產性利益;二是消極財產的減少,如使對方免除或者減少行爲人或第三者的債務。

5、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

我國《刑法》要求詐騙罪的既遂情形是欺騙行爲導致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或者導致發生了財產損失的緊迫危險。其中的被害人不僅包括自然人,而且包括單位與國家。比如,以欺詐、僞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金或者其他社會保障待遇的,成立詐騙罪。

6、責任形式

犯罪的責任形式爲故意,同時,要求行爲人在主觀上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

如果出現借款詐騙的行爲的將很有可能根據涉案情節的嚴重程度以及詐騙的金額的大小來對犯罪嫌疑人處以不同程度的處罰,涉嫌詐騙罪的情節嚴重的將有可能處以不同年限的有期徒刑,或者處以不同金額的罰金,這是合理的處罰結果。

出售假貨是一種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爲,不屬於詐騙罪的範圍內的行爲,相比詐騙罪出售假貨的情況相對較輕一些。但不可否認的是,出售假貨和詐騙的行爲都是會對他人的財產安全造成非常負面影響的行爲,我國的法律中對這兩種行爲都給予嚴厲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