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行賄罪與個人行賄罪區別有哪些

單位行賄罪與個人行賄罪區別有哪些

一、行賄罪和單位行賄罪的區別有哪些

一般來說,行賄罪與單位行賄罪主要的區別在於犯罪主體,還有由此產生的一些細小的區別。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

1.犯罪主體不同。行賄罪的犯罪主體爲一般主體,即年滿16週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而單位行賄罪的犯罪主體爲單位,即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2.犯罪目的不同。行賄罪的犯罪目的是爲謀取不正當利益,既可以是爲本人,也可以是爲他人或單位。而單位行賄罪的犯罪目的則必須是爲本單位謀取非法利益。如果盜用單位的名義爲個人謀取非法利益,就不是單位犯罪,而是個人犯罪。

3.犯罪的主觀方面完全不同。行賄罪的故意所體現的是行賄人個人的認識和意志,而單位行賄罪是在單位的同意、授權或者命令下實施的。某一行爲只有體現單位的意志,才能由單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此外,還有犯罪的起刑點數額和定性不同。

一般來說,單位成員的行賄行爲符合下列條件方可成立單位行賄罪:

第一,單位內部成員是根據單位意志所實施的行賄行爲,才能認爲是單位的行爲。單位具體行爲意志的產生取決於決策機關或法定代表人。因此,除法定代表人個人決定或單位決策機關集體決定外,單位內部成員未經決策機關或法定代表人的批准、同意、承認或追認,自作主張而實施的行賄行爲,單位對此不承擔責任。

第二,單位內部成員一般是以單位的名義而實施的行賄行爲。對於盜用、冒用和濫用單位名義進行的,應追究冒用人、盜用人、濫用人的刑事責任,單位不承擔由此種犯罪而引起的法律責任。

第三,單位內部成員是在執行職務的過程中在其職務範圍內所實施的行爲,纔是單位的行爲。所謂職務範圍內的行爲,是指在單位章程明確規定其有權實施的行爲,纔是單位的行爲。單位內部成員所實施的行爲很多,但並不是所有行爲都是單位行爲,超越職權範圍的行爲,只能由單位內部成員自己負責,單位對此不負責任。一般在單位章程中,雖然不可能對行賄作出規定,但對單位成員是否有權處置這類問題,還是明確的。

第四,單位內部成員是爲了單位利益實施的行賄行爲,才能認爲是單位的行爲。單位內部成員以單位爲幌子,利用職權,爲謀取個人私利而實施的行賄犯罪,由單位內部成員承擔刑事責任,而不能歸屬於單位。

二、單位行賄罪立案情形

單位行賄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爲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行爲。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單位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

2、單位爲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爲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3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規定關於個人行賄的規定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單位行賄罪作爲單位犯罪的一種,必然也體現了單位的意志。單位行賄,主要是爲單位之不正當利益,如請託的事由關係到公司的業務拓展、規模發展和利潤創收等方面。自然人行賄,主要是爲個人之不正當利益,具體請託的事由一般不會涉及到某個法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