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嫌疑人取保候審會判刑嗎

詐騙罪嫌疑人取保候審會判刑嗎

一、詐騙罪嫌疑人取保候審會判刑嗎

詐騙罪取保候審後經法院判決構成犯罪還是會判刑的。取保候審與判決結果沒有必然的關係。取保候審了不一定意味着判刑。兩者判斷、衡量的標準不一樣。所以千萬不要認爲,只要能夠取保候審就一定會判刑,不用進去坐牢。從司法實踐來看,只有罪輕的可以辦理取保候審,爭取緩刑的機會就大一些。

取保候審是在法院未審理判決前對犯罪嫌疑人採取的一種強制措施,並不是一種刑罰,如果法院審理後確定犯罪嫌疑人構成詐騙罪的,會根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節來定罪量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六條

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取保候審後法院怎麼判?

取保候審後,如果檢察院免予起訴就沒事了,如起訴到法院,法院會給個結果,有執行實刑的可能。具體的要看情節,一般來說,取保候審後訴到了法院的,判緩刑的可能性大。

具體的法院會怎麼判,還需要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決定判處的刑罰。

是否判處緩刑,主要考慮其所犯罪行的輕重和社會危害。被採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最終被判處緩刑,關鍵還是依據其犯罪情節、悔罪表現等來確定。

詐騙罪屬於經濟犯罪,區別於暴力犯罪的人身危害性。準確把握經濟違法行爲的入刑標準,準確認定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的性質,對於加強產權保護、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改善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在司法實踐中,司法機關應當把被騙的財產損失能否透過民事救濟途徑挽回,作爲有無非法佔有目的的重要判斷標準。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