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行賄罰金如何判最合理

個人行賄罰金如何判最合理

一、個人行賄罰金如何判最合理

涉嫌行賄罪應當判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存在嚴重情節的,應當判處20萬元以上或者犯罪數額2倍以上罰金。

單位爲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

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行賄罪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一)客體要件

本罪的客體是複雜客體。其中,主要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的廉潔性次要客體是國家經濟管理的正常活動。另外,行賄罪的犯罪對象是財物。這裏所說的財物,與受賄罪中的財物相同。

(二)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爲爲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或者在經濟往來中,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行爲。上述行爲須達到一定界限才能構成犯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爲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爲是收買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其他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關自己謀取不正當的利益而實施這種行爲,意圖謀取不正當利益。

行賄罪需要按照行賄的數額來確認判罰金的標準,行賄的數額越多,所判的罰金越多。行賄罪侵犯的是複雜客體,在客觀方面表現爲給國家工作人員行賄以此來謀取非法的利益,犯罪的主體屬於一般主體,需要具備刑事責任能力,在主觀方面存在故意犯罪行爲。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