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罪與不認罪有什麼區別?

認罪與不認罪有什麼區別?

我們都不知道犯了錯就必須要接受法律的治裁和審判,可偏偏有些人犯了錯還死不認罪覺得自己做的對做得有道理,可法律不會因爲你堅硬的態度就會放過每一個犯了錯的人,那我們就一定要來了解認罪與不認罪有什麼區別?下面就來聽聽小編的看法。

一、認罪與不認罪有什麼區別?

所謂自願認罪,是指犯罪嫌疑人當庭自願承認被指控的犯罪(究竟有沒有犯罪由法院審理來認定,法院沒有認定之前被告人不能叫罪犯,而只能叫犯罪嫌疑人。他的不當行爲只能稱爲涉嫌犯罪)。

由於被告人當庭自願認罪簡化了法庭審理的程序,提高了訴訟效率,節約了司法資源,因此可以對被告人從輕處罰。

坦白情節,是指犯罪嫌疑人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有的人能供述犯罪事實,但不一定承認是犯罪或不承認某一罪名)。

坦白情節一般在庭審之前(比如在公安機關、檢察機關),自願認罪一般在法庭上(也可能在庭審之後)。犯罪嫌疑人當庭不認罪,庭審結束後自願認罪的由於沒有簡化審理程序、節約司法資源,一般不能認定當庭自願認罪。

當事人的言辭證據是需要其他物證形成證據鏈條的,不是當事人承認不承認的問題。

在死刑案件中,被告人如果不認罪,難道法院就無法定罪量刑了嗎?被告人的口供包括供述(供認罪行)和辯解(否認指控)都是證據力極低的。

如果沒有其他任何證據,但是,被告人供認殺人罪行,而且在兩次退回補充偵查之後仍然沒有證據證明被告人的供述的情況下,法院不僅不能判決有罪,還必須無罪釋放,因爲,被告人的口供是不能單獨定罪的。(主要是防止刑訊逼供)。

反之,如果證據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而犯罪行爲人死不認罪,也不能影響定罪,反而影響量刑。法院法官認爲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可以酌定從重處罰。

二、在法院 不認罪就不能判緩嗎?

不認罪,是沒有判決緩刑機會的。因爲判決緩刑的之一就是有悔罪表現,不認罪當然不會悔罪。

法律依據《刑法》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週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週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綜合上述所說,認罪與不認罪有什麼區別?可以說區別是非常大的,我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然犯了錯就應該知錯就改,只要你認錯的態度好是可以減刑的,相反如果你死不認罪的話會讓你背上更重的刑法,做什麼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做到依法做事,依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