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麼?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麼?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麼?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於故意犯罪。由於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於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於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A.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爲要件,而故意犯罪並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爲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B. 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爲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爲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爲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C.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爲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什麼是過失犯罪

中國刑法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爲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爲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的形式:

(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爲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爲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爲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

(2)過於自信的過失。即行爲人預見了自己的行爲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輕信能夠避免,實際上又未能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過失犯罪,刑法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過失犯罪的兩種形式

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爲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爲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由於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

2、過於自信的過失,行爲人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爲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

過失犯罪的基本特徵

1、在客觀上已經發生法定的危害社會的結果;

2、主觀上存在過失。至於如何判斷行爲人是否應該預見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最主要的是根據案件的具體體現,認真查明和分析行爲人的年齡、教育程度、專門知識、工作經驗、技術水平、擔任的職務、所負的責任等,綜合全面考慮,進行正確判斷。

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

1、行爲人主觀上必須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根本否定態度。

2、行爲必須發生了危害結果,從刑法分則的規定看,這些結果一般都是較爲嚴重的結果。刑法第330條和第332條除外(由於過失犯罪是結果犯,只有特定結果發生了,才成立犯罪)。

3、必須有處罰該類過失犯罪的分則明確規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過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區別是特別大的,但是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雙方都傷害了別人,而對於過失犯罪一般要比故意犯罪的罪行要小一些,處罰要輕一些,所以,對於這兩者我們一定要搞清楚,這樣才能防止自己不做任何違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