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朋友圈侵犯名譽權賠償標準是多少

一、轉發朋友圈侵犯名譽權賠償標準是多少?

轉發朋友圈侵犯名譽權賠償標準是多少

侵犯名譽權的賠償標準不是法律統一規定的,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的規定,自由裁量權的酌定因素有:

(1)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爲方式等具體情節;

(3)侵權行爲所造成的後果;

(4)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5)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6)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二、關於名譽權的規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名譽權】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第一千零二十五條 【名譽權的限制】行爲人爲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爲,影響他人名譽的,不承擔民事責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實;

(二)對他人提供的嚴重失實內容未盡到合理覈實義務;

(三)使用侮辱性言辭等貶損他人名譽。

第一千零二十六條 【合理覈實義務的認定因素】認定行爲人是否盡到前條第二項規定的合理覈實義務,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一)內容來源的可信度;

(二)對明顯可能引發爭議的內容是否進行了必要的調查;

(三)內容的時限性;

(四)內容與公序良俗的關聯性;

(五)受害人名譽受貶損的可能性;

(六)覈實能力和核實成本。

第一千零二十七條 【作品侵害名譽權】行爲人發表的文學、藝術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爲描述對象,含有侮辱、誹謗內容,侵害他人名譽權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該行爲人承擔民事責任。

行爲人發表的文學、藝術作品不以特定人爲描述對象,僅其中的情節與該特定人的情況相似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千零二十八條 【媒體報道內容失實侵害名譽權的補救】民事主體有證據證明報刊、網絡等媒體報道的內容失實,侵害其名譽權的,有權請求該媒體及時採取更正或者刪除等必要措施。

第一千零二十九條 【信用評價】民事主體可以依法查詢自己的信用評價;發現信用評價不當的,有權提出異議並請求採取更正、刪除等必要措施。信用評價人應當及時覈查,經覈查屬實的,應當及時採取必要措施。

第一千零三十條 【民事主體與信用資訊處理者之間關係的法律適用】民事主體與徵信機構等信用資訊處理者之間的關係,適用本編有關個人資訊保護的規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

在朋友圈隨便轉發一些不實言論是有可能得承擔侵權責任的,或者當事人在朋友圈對被侵權方隨便進行謾罵侮辱的,只要做出了一些有損當事人名譽的行爲,都構成名譽權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