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犯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一)吸收犯的概念

吸收犯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吸收犯是指一個犯罪行爲爲另外一個犯罪行爲所吸收,而失去獨立存在的意義,僅以吸收的那個行爲來論罪,對被吸收的行爲不再予以論罪的情況。兩種行爲之間所以具有吸收關係,是因爲它們通常屬於實施某種犯罪的同一過程,彼此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前行爲可能是後行爲發展的必經階段,後行爲可能是前行爲發展的自然結果。

(二)吸收犯的形式

根據我國刑法理論,吸收犯一般具有以下幾種形式:

1、重行爲吸收輕行爲。

這裏的重輕是根據行爲的性質確定的,主要是指行爲的社會危害性的大小。例如,一個人先非法制造槍支,後又將其所製造的槍支私藏起來,就應以非法制造槍支來論罪,而將私藏槍支的行爲予以吸收。

2、主行爲吸收從行爲。

這裏的主從是根據行爲的作用區分的,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或次要作用的是從行爲,其餘是主行爲。例如,甲先教唆乙去殺人,後又提供殺人工具。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犯罪分子兼有教唆犯和幫助犯雙重身分。在此,教唆是主行爲,幫助是從行爲,應以教唆行爲吸收幫助行爲。

3、實行行爲吸收非實行行爲。

這裏的實行行爲與非實行行爲是根據刑法的規定劃分的,實行行爲是由刑法分則加以規定的行爲,而非實行行爲是刑法總則加以規定的,例如預備行爲、教唆行爲與幫助行爲等。例如犯罪分子爲殺人進行預備活動,然後將被害人殺死。在此,殺人的實行行爲吸收殺人的預備行爲。

(三)吸收犯的認定

在認定吸收犯的時候,應當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吸收犯與牽連犯的交叉。

椐據傳統刑法理論,牽連犯是實行從一重罪處斷的原則。因此,在牽連犯中,存在重罪吸收輕罪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牽連犯往往都是吸收犯。但是,反之則不然。吸收犯並不都是牽連犯,還有一些情況,是牽連犯這個概念所包括不了的,用其他概念也不能科學地加以說明。而吸收犯這個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這種高度行爲與低度行爲之間的吸收關係,具有一定的價值。

2、吸收犯與數罪中吸收原則的區別。

吸收原則是在構成數罪的前提下的一種並罰原則,這裏所謂的吸收原則是刑之吸收。例如,椐據我國刑法第69條規定,數罪中有一罪判處死刑或者無期徒行的,只執行死刑或者無期徒行,其他刑罰不再執行。這就是採取了吸收原則。吸收犯不同於吸收原則,它是罪之吸收,而不是刑之吸收。在吸收犯的情況下本來存在兩個以上的行爲,是數罪,但由於行爲之間具有吸收關係,高度行爲將低度行爲予以吸收,成了一罪,不實行數罪併罰。

(四)吸收犯的處理

在吸收犯的情況下,兩個犯罪行爲之間存在吸收與被吸收的關係。被吸收的犯罪行爲失去獨立存在的意義,因而只能以吸收的那個犯罪論處。因此,吸收犯在裁判上作爲一罪處理。

由上文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吸收犯的形式主要有三種,重行爲吸收輕行爲,主行爲吸收從行爲,實行行爲吸收非實行行爲。在認定吸收犯時,需要與牽連犯進行區分。牽連犯往往都是吸收犯。但是,吸收犯並不都是牽連犯。吸收犯不同於吸收原則,它是罪之吸收,而不是刑之吸收。

隨着我國的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我國的刑事犯罪的類型和數量也是越來越多的,此時我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一定要注意瞭解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以避免觸犯違法犯罪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