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有什麼意義?

一、義務教育是怎麼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

義務教育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有什麼意義?

我國對防止青少年犯罪採取了許多強有力的措施,也制定了相關的法律規定,但由於種種原因,未成年人犯罪率還是呈逐年遞增趨勢,並呈現出低齡化、殘暴性、團伙性和智力化等諸多新情況和新特點。如何更好地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成爲擺在社會各介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也成爲當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1、採取聯合機制。動員全社會,建立起一套完備的預防、監督、管理機制,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國家法律規定,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爲應予以矯正,在針對未成年人的矯治過程中,家庭、學校、社區應當緊密配合、通力合作,給予這類孩子更多的呵護和關懷,明白他們的過錯並不完全由自己促成,家庭、學校、社會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學校應該加大未成年人的教育力度,家長和親屬則要注重親情的迴歸,給他們弱小的心靈足夠的溫暖和尊重,教化機構不僅僅是在教化過程中發揮主動作用,去除其司法矯正的特性,更應該是人性化、公益化的。

2、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積極開展主題鮮明、形式生動的教育活動,採取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法制教育、行爲規範教育和文化知識等教育,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做好保護性的預防工作。各級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權益刑事司法保護工作,切實樹立和強化未成年人權益特殊保護的司法理念。在涉及未成年人權益犯罪的法律適用和政策把握方面,要用足用好法律規定,實現對未成年人權益司法保護的最大化。在司法辦案的各個環節積極實行感化教育,認真執行不公開審理案件,與成年人分押、分教、分管等規定,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教育爲主、懲罰爲輔的原則,積極做好社區教矯治工作,發揮社區的積極能動作用,切實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爲未成年人提供一個良好的悔過自新的環境。

4、家庭責任。家庭是社會中的基本單位,更是未成年人賴以生存的土壤,父母應該爲未成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與家長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未成年人父母要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努力學習科學家教方法,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良好的品德修養,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幫助孩子樹立起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志向,使他們能夠免受社會不良風氣和現象的侵染。另外,家長還要積極主動支援、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多和老師溝通、聯繫,第一時間掌握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老師也能夠及時瞭解到學生的家庭環境及思想動態,有利於家校雙方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對學生的不良傾向和錯誤行爲及時採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

5、關於未成年人犯罪後的社會教化及幫助。相關部門在做好幫助教育工作的同時,更要注意鼓勵機制的建立。未成年人所處人生階段正值人性的不確定期,多種方式的教育可以保證未成年人可以在其中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途徑。同時,擔負教育、教養的部門還要注意到法律知識的普及、未成年人良好習慣的養成以及生活技能的培養。在教育、感化的過程中切不可壓抑未成年人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要鼓勵他們勇敢面對生活,勇於承認錯誤,勇於擔負責任。

二、義務教育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有什麼意義

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與義務。義務教育的目的在於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爲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義務教育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有着重要意義。

三、義務教育的性質

1、公益性

所謂公益性,就是明確規定“不收學費、雜費”。公益性和免費性是聯繫在一起的如修訂的義務教育第二條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2、統一性

統一性是貫穿始終的一個理念。在新法中,從始至終強調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統一的義務教育,這個統一包括要制定統一的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設定標準、教學標準、經費標準、建設標準、學生公用經費的標準等等。這些與統一相關的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來。

3、強制性

強制性又叫義務性。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範。家長不送學生上學,家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接受適齡兒童、少年上學,學校要承擔責任;政府不提供相應的條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