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勞動關係是否受法律保護嗎?

事實勞動關係是否受法律保護嗎?

當用人單位僱傭勞動者時,要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以建立勞動關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用人單位不按照勞動法的規定來和勞動者及時簽訂勞動合同,目的是爲了逃避應該負擔的相關責任。但是這種情況下也是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係的,那麼事實勞動關係是否受法律保護嗎?

事實勞動關係是否受法律保護嗎?

事實勞動關係的含義及保護現狀

有關什麼是事實勞動關係,理論界有着不同的觀點。總體看來,事實勞動關係是相對書面勞動合同所調整的勞動關係而言,它是指勞動關係雙方當事人在建立勞動關係或變更勞動關係時,不符合勞動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但雙方在實際工作中已經形成隸屬性的勞動關係狀態,具體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沒有訂立或續訂書面合同,但雙方實際履行了勞動權利義務而形成的勞動關係。

事實勞動關係是否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在理論界曾經存在過爭議,但在審判實踐中我國事實勞動關係是受法律保護的。如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已形成勞動關係後發生的糾紛,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2005年5月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還頒佈了《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該《通知》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係成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勞動合同法》對事實勞動關係保護的強化

(一)明確界定了勞動關係的建立時間

根據《勞動法》第16條、第19條規定,“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這就說明勞動關係的建立必須以書面的勞動合同爲主要標誌。這次《勞動合同法》調整了《勞動法》有關勞動關係何時建立的相關規定。其第7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係”。即引起勞動關係產生的基本事實是用工,而不是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即使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只要存在用工行爲,該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係仍然存在。這就有效地保護了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係的勞動者的勞動權益。 (二)嚴格設定了用人單位簽約義務

雖然《勞動法》第 98條有“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的相關規定,但這只是一種事後的監督措施,並且要用人單位具有主觀上的故意很難起到事前防範的作用。《勞動合同法》不但明確規定了“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而且還規定“已建立勞動關係,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由此可以看出,用人單位不但具有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義務,而且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否則,用人單位應當對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承擔責任,不管其主觀上是否爲故意。

(三)切實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利益

《勞動法》第98條同樣規定“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究竟怎樣賠償,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應當承擔懲罰性賠償還是補償性賠償以及賠償的標準如何均沒有涉及。何況還要因用人單位不訂立勞動合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時勞動者纔有獲得賠償的可能。這就很容易使得勞動者在未訂立勞動合同時得不到應有賠償。筆者認爲,《勞動合同法》對事實勞動關係中如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作了很好的設計,彌補了《勞動法》的不足。依據《勞動合同法》第14條、第82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爲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違反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四)重新定義了事實勞動關係的法律內涵

《勞動合同法》放鬆了對勞動合同形式的法律規制,不僅將沒有書面勞動合同而主體合格、內容合法、意思表示真實、程序合法的勞動關係納入事實勞動關係,而且擴寬了事實勞動關係的外延,將主體不合格的勞動關係納入其中,糾正了以往將主體不合格的勞動關係作爲民事僱用關係不納入勞動法調整範圍的錯誤做法。

我國事實勞動關係法律保護的再思考

(一)應明確規定特殊情況下的勞動合同可以採用口頭形式

雖然這次《勞動合同法》規定了自用工之日起雙方當事人就建立了勞動關係,但仍然沒有將口頭勞動合同納入法律規定。從國外的立法來看,很多國家對勞動合同的形式予以放寬,承認口頭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筆者認爲,雖然我國現階段勞動基準不很完備,集體合同和內部勞動規則不很普遍,但仍有必要規定特殊情況下口頭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二)應明確規定在事實勞動關係的認定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制度

在欠缺書面勞動合同作爲證據的情形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是否存在勞動關係及相關權益產生糾紛時有發生。對此,筆者認爲,在認定勞動關係存在與否時,應當採用舉證責任倒置制度,由用人單位證明其與勞動者不存在事實勞動關係,否則應當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採用舉證責任倒置制度主要是考慮到以下兩點:在勞動關係中,勞動者處於弱勢地位,用人單位處於優勢地位,理應由用人單位承擔更多的舉證義務;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的義務,具有不可推卸性。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及時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承擔過錯責任。所以,用人單位在事實勞動關係的認定上自然應當承擔更多的舉證責任。

(三)應全面建立以勞動合同管理爲基礎的勞動用工備案制度

《勞動合同法》第7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這種立法設計將有利於勞動合同的管理和勞動者權益的進一步保護。但筆者認爲,不僅如此還應當在用工登記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勞動用工備案制度,不但要求用人單位將其與勞動者簽訂(續訂)、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等情況進行登記,而且還要求用人單位將錄用勞動者或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係等情況到當地勞動保障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備案登記手續。

(四)應嚴格實行勞動合同示範文字制度

勞動保障部門應加強對用人單位實施勞動合同制度的指導,針對不同行業以及不同類型用工的特點,分類制定規範、簡明、實用的勞動合同示範文字並向社會公佈,指導用人單位特別是私有企業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做到事前指導、事中管理、事後監督。

用人單位是必須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對於雙方約定的工作內容和工作待遇等問題進行書面的協定。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那麼雙方也是存在事實勞動關係的,事實上的勞動關係也受到法律的保護的,用人單位不得隨意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