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範圍是什麼?

刑事犯罪造成被害人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失的,可以同刑事訴訟一起提起民事賠償之訴,民事賠償可以同刑事案件一併審理,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在刑事案件審理完畢後,在審理民事訴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範圍是什麼?本文整理了相關內容,詳情請看下文。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範圍是什麼?

最高院工作答覆: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範圍問題

(法辦﹝2011﹞159號)

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範圍問題,我院的傾向性意見是: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依法只應賠償直接物質損失,即按照犯罪行爲給被害人造成的實際損害賠償,一般不包括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但經過調解,被告人有賠償能力且願意賠償更大數額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援;調解不成,被告人確實不具備賠償能力,而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堅持在物質損失賠償之外要求賠償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援;對於卻有困難的被害人,給予必要的國家救助。主要理由是:

(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爲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和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由於犯罪行爲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並應根據情況判處經濟損失”的規定,這裏的“物質損失”和“經濟損失”僅指物質財產損失,不包括精神損失。同時,刑事犯罪造成財產損失與單純民事侵權行爲造成損失在應當賠償、能夠賠償以及法理上存在明顯不同。依據法律規定,對附帶民事案件與單純民事案件不應適用同樣賠償標準。

(2)司法實踐中,刑事案件被告人絕大多數是農民、無業人員和進城務工人員,非常貧窮,幾乎沒有什麼財產可供賠償,如果超出法律規定的範圍判其高額賠償,必定要打法律“白條”。由於無法得到實際執行,既影響裁判的權威,更常常引發被害方上訪、鬧訪問題,法律與社會效果均無法保障。

(3)簡單套用《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賠償的數額標準高達十幾萬、二三十萬元,常常使被害方對鉅額賠償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一旦被告人不能足額賠償,就認爲其沒有悔罪誠意和表現,導致民事調解根本無法進行,並進而在刑罰訴求方面堅決要求對被告人判處重刑乃至死刑,甚至以纏訟、鬧訪相威脅、要挾,嚴重影響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和“保留死刑,嚴格控制,慎重適用死刑”政策的貫徹落實,嚴重影響社會矛盾的有效化解和和諧社會的建設。

(4)高額賠償表面上看似乎有利於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這是有的學者和部門認爲附帶民事訴訟應與單純民事賠償執行統一標準的主要考慮,但由於刑事案件被告方實際賠償能力很低,甚至沒有,而被害方“要價”又太高,導致實踐中許多被告人親屬認爲,與其東借西湊代賠幾萬元被害方也不滿意,索性不再湊錢賠償,結果造成被害方反倒得不到任何賠償。命案中這種情況尤爲普遍,直接導致的結果是被害方的境遇更加悲慘,既不利於被害方權益的切實維護,也不利於社會關係的及時修復。

(5)解決這一問題應當立足實際,充分考慮我國的現實國情,嚴格依法審判,並着眼於案件裁判的實際效果,促進社會和諧。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範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不賠償被害人精神損失,同時賠償的是因犯罪造成的財產損失和人身損害,當事人雙方可以就民事賠償達成和解,相信透過上述內容,你對此會有你自己的看法。